2025年7月20日,商学院“梅”好乡村数治先锋实践队成员们带着连日调研的丰硕成果,再次走进田间地头与企业,以数据为笔、以专业为墨,为华宁西梅产业绘制高质量发展蓝图。实践队员们将连日来收集的一手数据、观察到的产业痛点与思考的解决方案,以专业报告、可视化成果及面对面交流的形式,向当地政府、企业和农户进行了初步反馈,收获热烈反响与高度认可。
行研聚力:深耕服务,共促发展
实践队以 “数据赋能产业、智慧服务乡村” 为目标,向华宁县工信局、林草局、相关企业、合作社及农户汇报调研成果,同时制作主题宣传创意视频,着重打造 “华宁西梅” 地理标志、搭建数字化产销联盟等针对性方案。此外,实践队还为农户拍摄产品短视频、设计直播脚本(试播反响良好),并为农户提供定制服务 —— 为“公司 + 农户”模式农户提供谈判数据支持,为老年农户准备简易拍摄指南,相关企业和农户均称赞“方法实用,太有帮助!”
纸短情长:感谢信中的“梅”好期许
行程尾声,实践队收到了来自工信局、峰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受访农户代表等多封感谢信。信中,朴实的语言传递着沉甸甸的感激:“感谢实践队成员们带来新知识、新视角”、“你们的建议给我们打开了新思路”、“期待未来还能得到你们的智慧支持”。这是对实践队“用脚步丈量、用数据说话、用智慧献策”工作方式的最大肯定,也寄托着当地对“数治”赋能产业、青春助力振兴的深切期许。
展望:返程不返服务,“数治”持续赋能
华宁之行虽近尾声,但服务乡村振兴的征程永不止步。从数据筑基到成果初显,从青春助农到智慧献策,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子在华宁大地上播撒的“数治”种子已悄然萌芽。带着泥土的芬芳与乡亲的嘱托,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,持续关注华宁“梅”好产业的发展,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结出更丰硕的果实。
↑ 上一篇:商学院诗韵飘香,诗词大会圆满举办
↓ 下一篇:暑期社会实践|“梅”好乡村,青春赋能
版权所有 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商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
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商学院